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章 推倒(2 / 2)

加入书签

反正不觉得是什么“未解之谜”。

至于里面体现的数学,确实很精巧,但总不能就把古人当做傻子吧?好歹已经是有文明的社会了,数学这种极有现实意义的学科不应该与其他如文字之类的文明一起发展起来吗?

咋着古人懂点数学就得解释成外星人建的?

吕碧城突然问道:“听说这是坟墓?”

李谕说:“是的,法老的坟墓,一位法老往往从登基开始,就开始营建金字塔。”

“劳民伤财,”吕碧城叹道,旋即又说,“不过好像我们国家的皇帝也一样。”

李谕笑道:“但埃及人会把尸体掏空,做成木乃伊,然后缠上一层一层的白布。”

吕碧城感觉非常瘆得慌,捂捂胸口:“还是直接下葬好一些。”

李谕说:“直接下葬又怎样,还不如大火一烧,撒到大海里。”

吕碧城说:“这样听起来竟然还有点浪漫,那我也要撒到大海里,不然会不会找不到你。”

李谕哈哈大笑:“下辈子做条鱼似乎也挺好。”

吕碧城又说:“梁启超先生说过,地球上古文明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如今近距离看到埃及,似乎根本及不上我们。”

李谕说:“现在的埃及人已经不是以前的埃及人了,现在的印度人也不是以前的印度人,只有现在的中国人还没有断了传承。”

吕碧城有感而发:“这么不容易!”

埃及如今建造了供游客下榻的谢菲尔德旅馆,许多早期的游客游览后都会住在此地,因为这里有很著名的平台屋顶。

吕碧城很喜欢:“我坐在这里感觉一天都不会累。”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心情好,在哪都会这么说。

埃及结束后,游轮返程时又进入达达尼尔海峡,去看了看君士坦丁堡。

这地方对西方与中亚的历史都很关键,要不是君士坦丁堡陷落,收藏的希腊典籍再次流传回欧洲,可能文艺复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那时候欧洲人才知道原来一千多年前的希腊竟然这么牛,懂得东西比自己多那么多。

但多了的行程导致时间多花费了不少,李谕眼看迫近去瑞典领奖的日子,于是决定不下船了,直接坐船抵达斯德哥尔摩。

想想这一届获奖者里,应该还会见到巴甫洛夫这个老熟人。

此前声援过李谕的本行是土木工程教师,跨行得了文学奖的何塞也会到场。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