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君(1 / 2)

加入书签

刘泰针对晋廷的战略方针制定了下来,应该通知各个将领的消息,也都一一嘱咐。

对比起刘泰按部就班的拿下了蜀地,在这时晋廷上下却无比震动。

因为羊祜制定伐吴的战略,保送了杜预王濬顺利进入武庙,完成三国统一。

这种事可以说是司马家最得意的事了,把自己兵多将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正如此,司马绍果断开始安排将领,陶侃坐镇荆州,自然是不能动弹。

毕竟如果炎汉真的是统一一战,司马绍非常清楚荆州这兵家必争之地几乎是首当其冲,却也只有全权委托给了陶侃才有可能抗下刘泰军队的主力。

另外一路那是从蜀地永安出兵,进入荆州,拿下建平,夷道、荆门,乃至江陵,使得荆州后方彻底混乱。

要知道就算强如威震华夏的关羽,士卒在后方眷属被拿下来后,也只能败走麦城。

若江陵不保,那陶侃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荆州。

司马绍则安排了应詹为江州刺史,驻扎在江陵,协助陶侃制衡抵挡益州的进攻。

除了这边以外,另外则是扬州防线,司马绍则安排扬州刺史王邃,琅琊王氏的武装代表。

这也是司马绍十分忌惮琅琊王氏的因由,那就是王敦虽被当做乱党给处理掉了,但琅琊王氏的根基依旧渗透着晋廷的方方面面。

所以哪怕王敦被扳倒,但自己还是要扶持江南陆氏,妻族庾氏等等继续与琅琊王氏抗争。

司马绍唯一能做得就是尽可能保持他们的平衡,如果给司马绍二三十年的时间,以司马绍的能力说不定能把这些权势给一点点收回来,但很可惜,他前脚跟平定了王敦之乱,后脚跟他便听到来自成汉覆灭的消息。

原本打算构建当初吴蜀联合,抗击曹魏的计划,直接就打翻了,因为成汉没了。

司马绍不由沉默,思索良久,却也发现主动权根本就不在自己这里。

自己主动进攻,当初东吴主动进攻曹魏的后果怎么样,难道司马绍不清楚嘛。

什么叫做孙十万,什么叫做张八百,什么叫做文睡觉,什么叫做蒋送信。

除了孙权的战场指挥能力不高以外,江东麾下的将士在战争韧性上实在差太多了。

有陶侃这名将训练倒好说,但若没了陶侃这种名将针对性的训练,一般江东士卒因为部曲制度影响,对战争基本上都不怎么积极。

能偷袭对手倒好说,但要是陷入持久战中,江东士卒的士气下降得非常快。

而眼前的局面,司马绍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安抚世家,整顿兵马,储蓄粮食,修筑防御工事,尤其荆州到扬州一线的防御工事,做好战争准备。

说实话,整个晋廷在听到成汉覆灭后,因为平定王敦之乱而变得欣欣向荣的晋廷朝廷,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丝暮气。

因为他们很清楚,成汉覆灭之后,主动权已经到了刘泰的手中,他想要什么时候开始打,就什么时候开始打了。

不过不论如何,打压内部的王家势力,整合自己手上的资源总归是正理。

哪怕王导当初在王敦之乱上站在自己这边,但司马绍已不需要“王与马,共天下了”。

面对司马绍有意识的打压,王导非常明白,在失去王敦作为琅琊王氏的绝对武力保障后,自己肯定是胳膊拗不过大腿。

所以王导开始有意识的进行退让,收缩琅琊王氏的势力。

毕竟对世家来说,皇帝打压自己不要紧,熬一熬皇帝总会死的,家族存续才是最要紧的。

甚至王导好几次都主动向司马绍请辞,表示自己家族中出现王敦这样的叛逆,实在有愧德行,还请陛下允许自己辞官归乡。

可以说,王导通过王敦与刘泰之间的交易渠道,已知道王羲之已成为炎汉的新闻部长。

说实话,这虽然只是个新职业,但以世家的眼光来说,王导是清楚这职务的重要性。

因为世家讲究的是九品中正制,而王羲之这职务本身,便能影响到天下名士。

如果仅只这样,王导也不会退的这么果断,因为紧接着得到成汉覆灭的消息,再加上晋廷对琅琊王氏的打压。

这一切都让王导看得明白,现在司马绍铲除王敦看起来晋廷万象更新,但实际上整个晋廷真正陷入到危机中,因为刘泰的敌人只剩下了晋廷了。

这时候自己退后一步,到底还有退的机会,否则等到刘泰打过来,难道还要自己带头投降不成?

琅琊王氏能有脸的时候,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